企业法律顾问
做企业家靠谱的法律顾问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有哪些?合伙企业如何分配利润、分担亏损?

合伙企业由合伙人共同投资设立,按其认缴的份额出资,并按出资后所投入的财产份额承担责任。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此外,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资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2021-12-03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公司回购其股权?

公司法规定,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注意这里的期限只有90日,而且是从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算,扣除前面60日的协商期,实际的起诉期限只有30天,时间非常非常短。

2021-12-02

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是否需要其他股东同意?其他股东不同意的情况下该如何处理?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种情况下,转让的股东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其他股东配合办理相关手续。

2021-12-01

实习生上下班途中被车撞伤,是否构成工伤?

实习生上下班途中被车撞伤,是否构成工伤?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得先明确公司和实习生之间的身份关系,是否属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在实践中,如果用人单位与实习生之间名为实习,实为劳动关系,也是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的。原则上,实习生上下班途中被车撞伤,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2021-11-26

有限责任公司不召开股东会,小股东可以起诉公司要求召开股东会吗?

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的,股东会会议由执行董事召集和主持。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的,由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公司法第101条对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也有类似规定。股东坚持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因此,小股东无法起诉公司要求召开股东会。

2021-11-25

股权代持协议是否有效?股权被代持人擅自转让怎么办?可以追回吗?

股权被代持人擅自转让可以追回吗?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会找其他人代持股份,并签订股权代持协议,约定未经实际股权人的同意,代持人不得将所代持的股权转让,否则转让无效。如果实际股权人有证据证明第三方与代持人恶意串通,即使股权已变更至第三方名下,实际股权人也可以提起诉讼,追回被转让的股权。

2021-11-24

公司大股东操控公司,什么事情都不让小股东知道怎么办?小股东该如何维护自己权益?

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大股东操控公司,什么事情都不让小股东知道的,小股东可以提起知情权之诉,以公司为被告,要求公司提供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法院支持诉讼请求且判决生效后,如果公司仍未提供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021-11-23

股东可以投入较少的钱,获得较多的股份并享受较多的分红吗?

股东可以投入较少的钱,获得较多的股份并享受较多的分红吗?可以在股权合作协议中约定,由你以1元或极低的价格认缴一定数额的出资,持有公司一定的股权。例如,以1元的价格认缴公司10万的出资额,持有公司10%的股权。因此,股东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以较少的出资获得较多的股份,并享有较多的分红。因协议的内容比较关键,建议聘请律师进行审查。

2021-11-22

创业时,找人代持股权有什么法律风险?该如何规避?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

2021-11-18

员工不辞而别,企业还有必要通知他解除劳动合同吗?

员工不辞而别,企业还有没有必要通知他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上并没有自动离职这一说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有三种方式:一、企业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二、企业依法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三、合同到期企业和员工终止劳动合同。

2021-11-17